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工会活动报道

来源:李磊发稿时间:2018-11-30浏览次数:689

十一月的上海,阳光明媚,温度适宜。为进一步创新学院党政工活动,打造“两学一做”活动新载体,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工会于1127日组织学院教职工开展了主题为“追寻上海历史之根、探究海派文化之源、品位自然生态之美”素质拓展活动。各系部教师首先进行健身走友谊赛,从东华大学松江校区北门徒步走到了位于广富林路上公园的正门。

广富林文化遗址承载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见证了城市的兴起和发展。无论是地面上的断壁残垣还是深埋水土中尚未被发掘的遗迹,都凸显了上海的历史文化之根,表达了这座城市走向未来的精神家园。追寻上海之根,探究海派文化之源,已成为人文游的重头戏。走在园内,处处白墙黑瓦、小桥流水,仿佛置身于苏州园林,惬意而婉约。而广富林文化展示馆的外貌令人印象深刻,其独特的水上建筑漂浮在200亩波光粼粼的水域之上,4万多平方的博物馆主题结构却藏身于深水之中,令人震撼。当然,也以此隐喻了古文化的深藏不露和深厚底蕴。

游玩之余,学院工会为大家专门组织了广富林古文化知识竞猜活动,内容丰富有趣,大家都踊跃抢答,在欢声笑语中让人进一步深刻了解了广富林的历史渊源。其实,广富林古文化遗址早在197712月即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地,并于2013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国政府对其先后组织了4次考古发掘。从考古学角度说,广富林遗址遗存中具有三种不同的古文化现象,除广富林文化具有鲜明的移民文化特征应独立命名外,其他的则应归类于已经命名的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这里的远古文明已由科学考古而得到初步证实。早在5000年前,广富林一带就已有松江先民在此劳作生息。四五千年前,也就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当地就已经普遍种植水稻。悠久的农耕史,表明了当地具有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这里的纺织历史也极其久远,遗址中出土有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纺轮。东周至两汉时期,当地即为规模较大的聚落或城邑,以后逐渐衰弱。东周时期重要遗物的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当地在东周时期曾经是吴国东境的一处有相当等级和规模的聚落,这里曾经居住着东周时期的贵族阶层。

为积极践行全民健身活动,提高职工身体素质、增强团队意识和竞争精神,此次专门组织的健步走活动,除了最初的从学校北门到公园入口这段距离外,大家还自发组织从不同路线进行游园活动。健步走,健康走,大家热闹非凡的抢着在微信运动步数排行榜中查找自己的步数排名,一同感受着健康行走的乐趣。

在满目层林尽染的秋色中,在大家发自内心的欢笑声中,本次拓展活动圆满落下帷幕。偷得浮生半日闲,半天的活动,让老师们从繁忙的工作中脱身出来,亲近大自然,彻底释放工作压力,不仅让大家品位了自然生态之美,领略了人文历史的震撼,而且也进一步凝聚了大家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正所谓“一举三得”啊!

撰稿:汪娇宁;校稿: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