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0日,由校工会主办,体育部、教职工太极养生健身协会承办的五禽戏专题讲座在图文信息中心第三报告厅举行。友情邀请了上海体育学院王震教授为大家带来专场讲座《五禽戏的前世今生》。
首先,王教授讲述了五禽戏的起源。他说,据《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着粉,身体轻便而欲食。” 五禽戏是古人传下来的健身良方,对应五脏的训练。王教授讲到,南北朝时期梁代陶弘景编写的《养性延命录》最早对“五禽戏”的动作内容详细论述,是目前现存文献中最早和最为接近华佗原版的养生学著作,对道教的养生理论和方法作了较系统的论述。
其次,王教授讲解了修练五禽戏的功效及锻炼法则。他说,五禽戏将自然界的美好情韵和导引动作相互融合,可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练习者在练习时也会恢复人的本性,保持“朴”“真”,复归到人的本然状态,保持淡然的心态,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他还介绍说,《养性延命录》中有记载:“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及“夫五禽之法,任力为之,以汗出为度”。这两句话充分体现了华佗讲求“适度与平衡”的养生理念和锻炼法则,不可过犹不及,始终保持阴阳之间的平衡。
接着,王震教授讲解了五禽戏的功法要领并进行示范。身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王教授参与国家健身气功·五禽戏、马王堆导引术和站桩功的编创工作。王震教授所做的动作示范更是让在场听众啧啧称道,大家一招一式跟着练得热火朝天。王教授的讲解与示范,既融汇了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又结合当代医学科学成果,妙趣横生,令人信服。
接下来,王震教授为大家介绍了五禽戏在当今的创新形式。他讲到,校园五禽戏是在传统五禽戏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动作注重五禽的秉性特征,模仿虎之威猛、鹿之奔放、熊之沉稳、猿之灵敏、鸟之恬静,并针对青少年群体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具有好动、好奇的特点,动作的编排简单易学、左右对称、循序渐进,易于普及。
王震教授所作的精彩报告使得在座听众对五禽戏产生了浓厚兴趣,深感触动,沉浸其中,受益匪浅。在讲座提问环节,一名同学向王震教授请教在五禽戏的练习过程中如何做到动作与呼吸的协调配合。王教授回答道,在每两戏之间,都会有一个引气调息的动作,这个动作要求两臂侧起,上抬、内合时吸气,下按时呼气,动作要求基本与起势调息相同,主要目的是为了调整呼吸、缓解疲劳,以便于进行前后动作的衔接和动作意境的转换。
最后,屈政梅教练作总结发言,她呼吁老师和同学们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也要将五禽戏作为锻炼身体的绝佳选择,亲身实践五禽戏的动作要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